这个夏天,我们背上行囊,走出校园,踏上赤峰市松山区安庆镇板石图村的土地,开展了一场名为“青春筑梦,红色传承”的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。一周时间虽短,却在我们每位志愿者的青春记忆里,烙下了深深的红色印记。
而最近,一个好消息传来:现代服务与管理系的“三下乡”实践团队,在学院的暑期社会实践表彰大会上,荣获二等奖!
这份荣誉,属于每一位在烈日下奔走、在田埂间流汗、在村民家中真诚服务的师生。

初心,在党旗下重温
启动仪式上,我们面向党旗,庄严宣誓。那一刻,“为人民服务”不再是一句口号,而是沉甸甸的责任。在村书记的带领下,我们走进党群服务中心,了解基层治理的脉络;我们也化身“反诈宣传员”,走村入户,为老人讲解骗局、安装APP,用耐心筑起一道安全防线。


实干,在服务中成长
我们主动担任“政务小助手”,协助村民办理“两证合一”手续。从手忙脚乱到熟练操作,从村民疑惑的眼神到满意的笑容,我们真切感受到“学以致用”的力量。陈爱军书记的乡村振兴课,更让我们明白:党建引领,是真的能改变一个村庄的命运。


我们清理广场、打扫庭院,走进脱贫户和独居老人的家中。汗水换来的是整洁的环境和老人舒展的笑颜,也换来了我们心中那份“被需要”的踏实。


田间,是另一所大学
在中国农业大学的大豆试验田,我们第一次亲手操作滴灌设备,第一次真切理解“中国人的饭碗要端在自己手里”的重量。科技兴农,不再是遥远的概念,而是我们脚下这片土地正在发生的变革。


孩子,是未来的希望
篮球赛、绘画课、心理疏导……我们陪伴村里的孩子们,倾听他们的梦想,也重新审视自己的方向。他们的纯真与向往,让我们更加坚定:要成为有能力、有温度的新时代青年。


工业,打开视野的窗口
走进松山工业园区,参观玩具厂、食品公司,自动化生产线让我们震撼不已。我们意识到:家乡的工业发展,正需要更多懂技术、有视野的年轻人加入。


红色,始终是我们实践的底色
从重温入党誓词,到观看《七七事变》,红色教育贯穿始终。先辈的精神激励着我们,要把这份信仰传承下去,融入未来的每一步。

这次“三下乡”,我们不仅收获了二等奖的荣誉,更收获了对基层的理解、对责任的认知、对未来的坚定。我们用自己的行动,书写了一篇属于现代服务与管理系的“青春答卷”。

实践虽已结束,但服务不会停止。我们将继续带着这份初心与热忱,把“小我”融入“大我”,把青春写进祖国的大地。